“科学列车”线上线下精彩纷呈——广西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寒假科普活动助力“双减”

本文发布于:
2022-02-22
来源:

      “双减”政策实施之后,中小学生假期该往何处去?为贯彻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广西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在2022年寒假期间推出了“科学列车”寒假系列科普活动。活动创新模式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,共开展了“天宫延伸课堂”“神奇的化学”“3D打印笔”“壮锦艺术”“机甲大师”等线上线下九大系列科普活动,涵盖了物理、化学、手工制作、民族文化、人工智能等等,活动内容丰富多彩。

       遨游天宫延伸课堂  解锁太空物理奥秘

     “天宫课堂”第一课分课堂广西地面地面连线活动在广西科技馆举办以来,广西科技馆持续推出了系列天宫课堂延伸活动,作为活动延续,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在2022年寒假期间直播课堂中,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李优老师再次通过演示太空转身、浮力消失、液体表面张力、水球光学等实验给大家生动讲解了多个物理现象的原理,他时而借助视频和图片资料,时而通过现场演示转动车轮、陀螺仪、转盘、篮球等,通俗易懂地为孩子们揭开太空实验的奥秘。在直播评论区孩子们都纷纷留言,有的赞叹:“哇,真牛!”有的茅塞顿开:“哦,原来如此,太神奇了!” 。

教师志愿者李优老师直播课

 

       化身小小科学家  探索奇妙化学世界

       科学工作室“神奇的化学”系列线下科普体验活动中,孩子们换上实验服,戴上护目镜,变身小小化学家,探究酷炫化学背后的奥秘。“神奇的晶体”活动中,孩子们对蓝色的硫酸铜或者红色的铁氰化钾饱和溶液持续加热,观察溶液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不稳定状态,待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,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,一颗颗蓝色或者红色的晶体就“炼”成了!该实验让孩子们了解了晶体并认识了晶体的结晶过程,培养了孩子们的耐心与观察力。“自制护手霜”活动通过用甘油、香精、乳化剂、抗菌剂等材料混合,制成一瓶香气四溢的护手霜,让孩子们学习乳化现象和背后的化学知识。

“神奇的晶体”化学实验

 

       感受壮锦魅力 弘扬民族文化

       为了弘扬民族传统非遗文化,促进民族团结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,广西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推出了壮锦艺术系列线上科普活动,讲解了壮锦图案纹样分类、纹样色彩搭配、图案文化蕴意,并演示了壮锦编织工艺程序,让孩子们了解到壮锦是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。线上直播课堂中,老师坐在编织机前,熟练的操作着一根根棉线,不一会儿,棉线在老师的巧手下经纬交织出瑰丽的锦缎。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们了解壮锦,了解壮族文化,学习如何织造壮锦,也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,传承和推广非遗技艺。

“壮锦编织艺术”科普活动直播现场

 

       剪纸艺术贺新春  传统技艺年味浓

       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民间节日,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浓郁的年味儿,红红火火的剪纸必不可少。春节期间,科学工作室特别推出了新春系列“剪纸艺术”线上科普活动,活动将“虎”元素融入剪纸作品创作中,以剪纸的方式迎接虎年到来,让孩子们感受剪纸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魅力。直播课堂上,老师经过折纸、构图、裁剪等步骤,一幅幅虎年剪纸作品“新鲜出炉”,一只只不同形态的小老虎跃然呈现,喜庆而俏皮,烘托出浓浓年味儿。

春节系列“剪纸艺术”科普活动直播现场

 

      “神笔马良”助力冬奥

       2022年,北京冬奥会吉祥物“冰墩墩”和“雪容融”发布之后,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,尤其是“冰墩墩”,可谓是“一墩难求”,3D打印笔系列线上科普活动中,教师志愿者教你用3D打印笔DIY属于自己的冰墩墩、雪容融,用童真美好的方式,给冬奥加油助威!老师通过建立框架、分层叠涂、拼接组合等步骤进行实际操作,最后将一只迷你的冰墩墩呈现在大家面前,看着精致又漂亮,活动既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了3D打印笔创作的魅力,又激发了他们对奥运的热爱。

“3D打印笔制作冰墩墩”科普活动直播现场

 

       除了这些系列活动之外,工作室还开展了“人工智能大风暴”“工程大挑战”“机甲大师”“低碳环保大作战”等线上线下系列活动,多渠道、多形式地为中小学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,发挥科普场馆的资源优势,为“双减”政策的落地提供支撑,有效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,提高学生科学素质,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。

 

(文/图  蔡莲)